壹 馬太福音簡介
一、作者
耶穌的門徒-馬太,也就是迦百農的稅吏利未。
1.馬太並不突出,應該沒有人會仿他的名字。
2.結構清晰,與稅吏井井有條的個性相符合。
二、目的
證明耶穌基督為舊約預言的彌賽亞,並追溯以色列如何拒絕耶穌為彌賽亞的過程以及後果。
三、主題
應許的彌賽亞已經來了。
四、寫作時間
1.應該在主後七十年之前。
2.應該不會在司提反死後。
貳 馬太福音綜覽
一、雙軌大綱
1.傳記性
2.話題性
二、馬太福音的重要性
1.打破沉寂。
2.承先啟後(家譜),具獨特的聖經地位。
3.僅有此一卷書提到彌賽亞的宣告。
三、本書的特徵
1.猶太色彩濃厚為四本福音書之冠。
2.引用舊約預言最多。
3.引用舊約經文最多。
4.在福音書中唯一也是首次使用「教會」的用詞。
5.「彌賽亞」的主題極為清晰。
6.論「天國」最為詳細。
7.最富系統性的論述主題。
8.記有「教訓、談論」最多。(談論的福音書)
四、獨特的家譜
1.希里是約瑟的岳父,此家譜是馬利亞的家譜。
2.不是完全的家譜、編年史;是在聖靈的默示下定下的家譜。
3.亞哈謝、約阿施、亞瑪謝因是惡王被剔除。
4.家譜中包括了五位特殊的女性。
5.彌賽亞是神與亞伯拉罕之約的實踐,是大衛之約的延續。
五、能力的彰顯與延續
1.彌賽亞的明証。(八1-九38)
2.權柄委託與能力的延續。(十1-十一1)(徒四33)
六、解釋比喻的原則
1.不得把比喻當寓言故事來解釋。
2.每個比喻只表達某一項真理。
3.要從當時的文化以及生活背景來解釋。
七、馬太福音中的比喻
1.撒種的比喻
2.稗子的比喻
3.芥菜種的比喻
4.麵酵的比喻
5.藏寶於田的比喻
6.尋珠的比喻
7.撒網的比喻
八、馬太福音特有的事件
1.約瑟的異象(一20-24)
2.東方博士(二1-12)
3.逃亡埃及(二13-15)
4.屠殺嬰孩(二16)
5.彼拉多妻子的夢兆(廿七52)
6.猶大之死(廿七3-10)
7.聖徒復活(廿七52)
8.兵丁受賄(廿八12-15)
9.大使命(廿八19-20)
九、馬太福音的獨有的神蹟
1.兩個瞎子(九27-31)
2.被鬼附的啞巴(九32-33)
3.魚口中的錢幣(十七24-27)
十、彌賽亞受苦預言的應驗
1.被擊打後的分散。(廿六31)
2.應驗經上的話。(廿六54)
3.應驗先知的話。(廿六56)
4.血田的預言。(廿七9)
十一、彌賽亞的圖像
1.王的名稱(一23)
—以馬內利。
2.王的身位(二6)
—君王。
3.王的先鋒(三3)
—施洗約翰。
4.王的加冕(三17)
—受洗時,天上有聲音說: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
5.王的聖旨(五2;七29)
—有權柄,不像文士,祂是萬王之王,有絕對的權柄。
6.王的愛心(廿28)
—祂是捨命作多人的贖價。
7.王的榮耀(廿五31)
—祂要榮耀的降臨。
8.王的捨命(廿七35-37)
—他們將祂釘在十字架上。
9.王的得勝(廿八6)
—祂不在這裏,照祂所說的,已經復活了。
10.王的命令(廿八18-20)
—大使命—作門徒
參、馬太福音圖析:
王的 背景 | 1-2 | 家譜與誕生 | 1 | 降臨 | 以色列的王來了 |
嬰孩與童年 | 2 |
王的 預備 | 3-4 | 王的先鋒 | 3上 | 3 | 傳道 |
王的受洗 | 3下 |
王的試探 | 4上 | 4 |
王的宣道 | 4下 |
王的 宣言 | 5-7 | 登山寶訓 | 5-7 | 憲章 | 以色列的國度來了 |
王的 權柄 | 8-10 | 十大方面 | 王的神蹟 | 8-9 | 王權 |
王的差傳 | 10 |
王的 被棄 | 11-16 | 被棄的 初期 | 王的感嘆 | 11 | 11-16 | 遭拒 | 以色列的王被棄絕 |
王的被棄 | 12 |
王的比喻 | 13 |
被棄的 後期 | 王的被拒 與接受 | 14-15 |
王的門徒 | 16 |
王的 訓練 | 17-20 | 十大 方面 | 國度被奪前之訓練 | 17-20 | 門徒 | 以色列國度被奪去 |
王的 受苦 | 21-27 | 受難週 | 國度被奪去之實證 | 21-26 | 十架 | 以色列的王被奪去 |
27 |
王的 復活 | 28 | 復活與託付 | 28 | 得勝 | 以色列的王回天國 |